尋日出街時心神恍惚。
差啲如願被車撞到。
我一直都想目睹交通意外嘅發生或者發生響自己身上。
係被車炒到飛起嗰隻。
呢啲畫面喺電影電視見得多,親眼目擊就未試過。
我想知道會有幾震撼。
朋友話我黑心。
我話我唔係希望有人被車撞,而係希望當有人命中注定被車撞時我響現場。
或者我係個主角。
朋友話我會一世記得個畫面。
我話人有幾何咁好記性,如果有樣嘢會一世記得都唔錯。
朋友話如果我係主角嘅話我屋企人會好傷心。
我話所以最緊要係撞得死,死咗之後我就咩都唔知。
其實我都好想知跳樓個感覺係點。
假如有一日我會自殺嘅話,我相信我已經揀好方法。
最近分別同兩個認識無耐嘅女仔朋友傾偈。
提到一啲我對婚姻同生活嘅諗法同態度時。
佢哋都不約而同咁形容我為一隻「無腳嘅雀仔」。
「唔結婚唔要小朋友」呢個原則固之然未能得到佢哋嘅認同。
更推論到嘅係佢哋覺得呢個世界係冇想「唔結婚唔要小朋友」嘅女人。
另外我又同佢哋講其實我一直都想離開香港,好想去睇下呢個世界。
最理想嘅係不斷去唔到嘅國家住下,每兩、三年就轉換一個國度。
一直到老到等死嘅時候先返嚟香港。
或者客死異鄉。
唔知點解每次當我熟悉咗一個地方,熟習咗一個環境、一份工。
當我無法再響嗰度發掘出一啲新事物嘅時候。
我就會有離開嘅念頭。
好多時,甚至對人都係一樣。
我明白,幻想同實踐係兩回事。
一直無出走嘅原因,主要都係因為父母。
連搬走都無辦法,仲講咩離開香港。
唔想背上「不孝」之名,唯有乖乖留低。
香港有冇嘢值得我留戀?
暫時係冇。
不過我有時又會懷疑自己。
究竟我係真係「想走」定只係想自己「想走」...
我只是貪新鮮...
由星期一朝早開始一直到今晚。
返工、食晏、出差、收工時。
足足5日。
我都係聽住同一首歌。
《One More Time》
聽咗過百次...
睇見都悶...
我老豆坐車嘅時候例必打醒十二分精神唔瞓覺。
我坐車嘅時候例必無精神兼瞓覺或閉目養神。
我老豆話盤軚響司機手所以要昅實路面。
我話肉隨砧板上所以昅嚟都無用。
我老豆話有意外發生嘅話都可以及時反應。
我話有意外發生嘅話只係會見到有架車炒埋嚟唔到你反應。
我老豆話我不知所謂。
我話我同你講多無謂。
係生、係死。
唔係你擘大雙眼就可以改變命運嘅安排。
又一個年紀比我輕嘅表親結婚。
早兩日嚟我屋企派帖,佢父親同行。
又再同長輩重複一啲已經唔知重覆過幾多次嘅對答。
「幾時到你呀?」
「冇咁快啦...」(你唔去催下你個大仔先?)
「要快啲喎!」
「急唔嚟...」(你估我唔想快?)
「最近有冇拖拍呀?」
「冇喎...」(有就唔會咁得閒星期日響屋企同你吹水啦!)
「有目標未呀?」
「冇喎...」(有都唔同你講啦!)
「揀啱就好結喇喎!」
「都要人哋肯嫁先得架...」(買菜咩依家?)
「畀心機賺錢囉!」
「畀緊...」(究竟係嫁我定嫁舊錢?)
「響公司有冇目標呀?」
「冇...」(句嘢咁熟嘅?)
「有目標就要去追囉喎!」
「係...係...」
就係咁。
一個下晝。
一個話題。
重複咗幾次。
想像得到到婚禮當日又要唔知重複多幾多次。
可唔可以放過我...
一向好鍾意 鄭中基 首《One More Time》。
尋日朝早邊聽住呢首歌邊上網搵呢首歌嘅MV。
點知俾我響 youtube 發現咗一段動畫。
原來呢首歌係改編自一套日本動畫《秒速5厘米》嘅主題曲。
一向少睇動畫嘅我,一睇之下已經完完全全咁被呢個動畫吸引住。
短短嘅5分幾鐘,可以比一套90分鐘嘅電影更有感覺更震撼。
短短嘅5分幾鐘,我完全感受到兩個人互相思念但又分隔開嘅嗰種心情。
睇住個MV我響度諗,我一直想拍嘅就係呢啲故事、呢啲畫面、呢啲感覺。
動畫入面男女主角嘅眼神,都係充滿盼望。
整個故事嘅發展,亦都令人感覺到好悲。
充滿「無奈感」。
最攞膽嘅,係MV最尾嗰一段。
男主角重遇女主角,打算轉頭相認,先嚟一架火車將兩人分隔。
正當你以為第一架火車即將走過之際,反方向再嚟多架。
「無奈」到極點。
天,就係咁鍾意弄人...就係呢啲眼神...

心情低落的一日。
三件事。
朝早睇咗一個令我好 sad 嘅 MV.
(下回分解)
晏晝傾咗一個令我好無奈嘅偈。
(下下回分解)
夜晚睇咗一場令我好傷心嘅球賽。
曼聯主場 1 - 6 輸俾曼城。
今日真係名正言順嘅「安息日」...
前言:賣旗
近四個月,我都用 iPhone 備忘錄去提醒自己逢星期六要袋個$2去買旗。
但結果係,買到嘅旗仔唔多過兩張。
唔係啲賣旗人唔埋嚟搵我,就係佢哋全部有善長人翁幫襯。
有時甚至完全連一個都遇唔到。
至諷刺嘅係。
依家好多時反而係喺星期三先遇到啲人叫我買旗而偏偏我又係冇「大餅」...
面對同事,一般我都會保持距離。
個距離遠到,可以係如同陌生人一樣。
佢哋唔會有我私人電話號碼,唔會知我嘅任何底蘊。
同事就係同事,唔係朋友。
公事以外,私事免談。
收工之後,不相往還。
所有人,都覺得我好冷漠。
我好叻催眠自己。
其實都係訓練出嚟。
由於我父母唔鍾意俾人知太多屋企嘢。
所以我幫自己建立咗一個全新嘅家庭背景。
有人問起就可以順背如流。
有時幾乎連自己都當啲資料係真嘅一樣。
簡單啲講,其實我係要扮窮。
試圖硬闖我嘅世界?
不要妄想。
因為我唔會俾任何人有機可乘。
如果傾到兩咀嘅同事問我攞 facebook account.
我會有禮貌咁答佢:我好少玩。同埋我唔 add 同事。
如果係對住一個我無好感嘅同事而佢又問我。
我會答佢另一句:Facebook?! 咩嚟?
而實情係,佢哋見我日日 facebook 不離手...
唔知你哋有冇響啲咩特定時候就會好自然咁講咗外語?
我有。
我發覺原來我每次打「Winning」(足球遊戲)時都會講一啲英文單字。
當一失球或者一射唔入就會大叫。
「Shit!!!」
「Fxxk ~~~~ !!!」
我都唔知點解自己會轉咗 channel ...
要數「我最喜愛的」男演員。
一定非 吳鎮宇 莫屬。
演技好不特止,最重要係我覺得佢好型。
好記得有一套戲有一個畫面(但唔記得邊套戲)。
一開始時佢著住一套全白色西裝,轉身坐落張梳化度。
型爆!
由《古惑仔之人在江湖》演 o靚坤 開始,我就做咗佢 fans 屎。
之後嘅《爆裂刑警》、《鎗火》、《愛與誠》、《救薑刑警》、《無間道II》、《黑白森林》、《黑白道》、《神經俠侶》、《放·逐》、《軍雞》等等,我都好鍾意。
反而佢拍電影前做嘅電視劇同之後拍嘅《衝上雲霄》我都冇乜點睇。
始終覺得電視劇有礙佢發揮。
最近翻睇咗佢嘅其中一套戲《朱麗葉與梁山伯》。
又係好得。
「No Coke. No Hope.」就係響呢度出嚟。
講起打仗片,相信好多人都會諗起《Saving Private Ryan》同《Black Hawk Down》。
不過呢兩套都唔係我心水選擇,我甚至連碟都冇買。
如果你鍾意睇戰爭片,我會推薦以下兩套。
《Band of Brothers》&《The Pacific》
呢兩套係 HBO 嘅 TV miniseries 而唔係電影。
都係 Produced by Steven Spielberg 同 Tom Hanks.
《Band of Brothers》講登陸諾曼第,打德軍。
《The Pacific》講太平洋戰爭,打日軍。
《Band of Brothers》最吸引我嘅地方係片中歷史背景嘅真實性。
差不多每個角色都係真有其人,而且每集都有訪問。
睇到聽到感受到嘅,絕對係我哋呢啲未經歷過戰亂嘅人不能想像嘅畫面。
《Band of Brothers》大大話話我都睇咗三、四次(共十集)。
依家 TVB Pearl 逢星期一晚12點重播我都仍然會捱夜重溫。
至於《The Pacific》,我都係第一次睇。
TVB Pearl 逢星期二晚10點半。
踏入第二集,開始精采。

最近睇咗套戲。
入面有個有糖尿病嘅亞伯好鍾意飲可樂同講英文。
每次當亞伯個孫女唔俾佢飲可樂嘅時候。
亞伯都會講句「No Coke. No Hope.」
我見到將來嘅我。
因為我幾乎每日都會飲可樂。
最早接觸 Coke-Zero 係響澳洲嘅時候,2006年。
雖然好多人都唔鍾意佢嗰種「冇可樂味嘅可樂味」,但係我就幾喜歡。
而且心理上總係覺得飲佢又好似真係冇咁肥。
健唔健康係另一回事。
有時飲返「紅色」原味反而會唔習慣...
一本146頁嘅書,我用咗超過一個月嘅時間先讀畢。
我認我睇書慢,因為我無耐性。
拎起本書三分鐘熱度過後就好難再有動力再拎起。
再加上我睇散文比較多,更加唔需要有甚麼連貫性。
入返正題。
睇一個經常響電視見到但其實又唔識佢嘅人寫一個我唔認識嘅佢其實都幾有趣。
呢個人響鏡頭以外諗嘅嘢都幾特別喎!
起初的確有咁嘅感覺。
越睇越後就越覺得有點做作。
有啲內容同比喻又有啲牽強等等。
而且發覺一個多嘢諗(或鍾意胡思亂想)嘅人原來有時都幾煩。
我講我。
早於十日前,我同自己講。
「每晚臨瞓之前要用半個鐘頭嚟睇書!」
結果十日後,書仍然響書架上原封不動。
嗰半個鐘,仍然繼續俾電話、電視、電影、電腦、遊戲機佔據了。
幾時先會睇得完我買落嘅書?
恐怕將來要搵人燒落去俾我慢慢睇...
以往聽見啲人講咩「李氏力場」我都係一笑置之。
今次我一心諗住實有假放啦。
點知...
一套風靡全球嘅電影。
但我唔識欣賞。
咁多年嚟我都堅持唔去接觸任何同《Star Wars》有關嘅資料。
為嘅就係等佢出 boxset 之後一口氣咁睇晒佢。
我「以為」我會同其他人一樣咁鍾意《Star Wars》。
結果係我睇到瞓著...
6集,我已經睇咗5集。
其中3集係用嚟攝時間所以睇嘅。
而且可以分段咁睇,完全唔求一氣呵成。
唔打算花時間解釋點解我唔鍾意呢套戲。
因為鍾意《Star Wars》嘅人唔會明。
而同我一樣唔鍾意《Star Wars》嘅人就自然會明。
雖然套戲吸引唔到我。
但我仍然好想買嗰把 Lightsaber!
(附錄:Star Wars Lightsaber)
《秋天的童話》
一套經典,1987年。
咁多年嚟我都冇認認真真咁睇過呢齣戲。
每次電視播嘅時候都係望兩望之後就轉台。
上星期放假寫 BLOG 時咁啱有線又重播,於是就邊寫邊聽戲。
聽下聽下,就變為專心睇戲。
吸引到我轉移視線嘅原因。
係「船頭尺」嘅說話,同佢嘅做人態度。
我見到某啲時候嘅自己。
如果真係可以好似佢咁做人,應該都會幾開心。
另外我亦發現,原來 鍾楚紅 真係幾靚。
唔知道當年廿幾歲嘅女仔,係咪大部份都好似戲入面嘅「十三妹」一樣咁簡單咁清純(單純)嘅呢?
又係時候入返隻 Blu-ray 嚟收藏。
我有兩個鬧鐘。
響要返工嘅日子。
一個 6:30am 響,另一個 6:35am。
每日最好瞓嘅時段。
往往都係拍熄第一個鬧鐘同第二個鬧鐘響之間嗰五分鐘。
她說:惡夢,幸好最後也醒了。
我想:夢醒,才是惡夢的開始...
今朝一瞓醒開電視睇新聞就見到前國家主席響電視上出現。
我腦中閃過嘅第一個諗法並唔係「復活?!」
而係「嘩!假人呀!咁似樣嘅?」
然後我反覆咁睇咗段片好多次。
都仍然搵唔出呢個喬裝高手嘅破綻...
早前講過有興趣參加一個流動影片製作比賽。
(附錄:原來我有夢)
於是今日就去咗第一個工作坊 -「流動影片製作工作坊 (電影導演篇)」
原來,電影真係可以好深奧。
又或者咁講,拍一套電影真係唔簡單。
我一向都只係一個純粹「睇戲」嘅觀眾,甚少花精神同時間去「研究」一部電影。
對於電影嘅製作,更加可以話係一竅不通。
我本以為我只要拎住部機將我所見同想表達嘅嘢拍低然後呈現響螢幕就可以。
原來當中嘅拍攝技術同技巧係我意料唔到咁多。
導師悉心咁揀咗好多經典同非經典嘅電影嚟講解當中嘅拍攝手法。
由希治閣到岩井俊二到吳宇森杜琪峰周星馳同彭氏兄弟都有。
經過上完呢一堂工作坊嘅沖擊之後。
我發覺我暫時真係無咩本事去參加比賽。
因為今日所學到嘅嘢已經完完全全咁將我嘅部署打亂。
電影世界對我嚟講已經變得不一樣。
<題外話>
我一向都好佩服一啲好敢於響人群之中發言嘅人。
話說響工作坊度坐咗一個好多嘢講嘅人。
坐我後面,而且講嘢好大聲。
我相信佢係一個學生,因為佢不斷同佢身邊嘅人「討論」導師所播嘅每一段片。
與其話係「討論」,應該話係佢不斷「懶醒」咁向佢身邊嘅人講解。
當去到一刻導師響螢幕上播出一段日本片然後問「有冇人知係邊個大師?」時。
我身後嘅嗰位「學生」就好大聲咁同佢身邊嘅人講「嘩!正呀!黑澤明。」。
然後我就聽見導師響咪度吐出五個字「小津安二郎」。
之後,個「學生」靜咗好耐...
喬布斯死了。
我沒甚麼感覺。
一般來說,我對人的離世都沒太大感覺。
相比起他的離開,我的 iPhone 壞了我比較難過。
剛巧昨天要拿 iPhone 到 IFC APPLE STORE 修理。
到達時見到人頭擁擁並有大批記者在場,我仍不以為然的問那店員。
「你們自開幕到現在每天都這樣人山人海嗎?」
「是啊!」
「每天都有記者嗎?」我好奇的問。
「不是。喬布斯死了。蘋果燈也熄了。」他答。
「是啊!」我心想。恍然大悟。
明明我兩小時前已知悉他的死訊,怎樣會完全沒印象。
我擁有很多 APPLE 產品:iPhone 4, iPad 1 & 2, iPod Shuffle/Nano/Touch 及 MacBook Air.
但我可不是甚麼「蘋果教」的「教徒」。
假如一個人滿屋也是日本品牌的電器,你倒不能說他就是一個日本人吧?
對我來說 喬布斯 也不是甚麼「教主」。
但我認同他是一個出色的生意人及設計師,一生充滿傳奇。
有人說他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
發明家?
諾貝爾、愛迪生、萊特兄弟、貝爾,這些人才算是吧!
又有人說他「改變了世界」,我倒覺得沒有這麼誇張。
他只是改變了某些人的生活習慣。
其實人一向也是善變、容易被影響及貪新忘舊的動物,沒甚麼稀奇。
你何曾見過貓每天也去游泳?雀不再飛改用腳代步?
也許是我悟性低,不明白 喬布斯 那些人生理念及思想。
所以才沒有像其他人一樣被他深深吸引。
又或者是因為在我內心一向只有「我自己」一個人獨大。
容不下其他人的入侵。
忽發奇想。
今天人們讚頌 喬布斯 的偉大。
假如十年後很多人也患上眼疾。
而研究發現是因為雙眼長期受到 iPhone 及 iPad 的電子屏幕所影響導致。
不知到那時人們又會怎樣評價 喬布斯 呢?
唔...
應該是 富士康 的問題。
響面書上有兩樣嘢我係唔會做嘅。
1. 講 Happy Birthday
靠面書提醒先記得講嘅祝福,無咩意義。
2. 講 R.I.P.
人都死咗咯,更加無咩意義。
重陽節,唔駛拜山。
只拜清明。
無聊響度諗。
將來我嘅葬禮需要邀請咩人出席呢?
面書嘅朋友清單可以用嚟參考一下。
我嘅面書朋友有148人,增長率一向非常慢。
基本上響清單入面嘅每一個人我都係識嘅,雖然有啲係素未謀面。
我將佢哋分咗類。如下:
舊同學:57
網友:27
親戚:25
透過親戚或朋友認識:15
舊同事或響工作上認識:14
唱歌班認識:6
打籃球認識:4
清單中大慨只有一半左右嘅人係有保持聯絡,包括所有親戚在內。
而當中又大慨只有一半左右嘅人係熟嘅,亦包括親戚在內。
算算手指,三圍坐晒。
(附錄:清明節 - 亂噏廿四 及 下年請早)
有咩歌可以頹得過呢首?高雪嵐 《絕》
作曲:陳輝陽
填詞:黃偉文
編曲:陳輝陽
監製:陳輝陽
寧願滯留在此處 寧願叫時間中止
我不會再信未來 我不要再看歷史
還能活才是諷刺 故此不用做傻事
讓痛苦 輪迴千次 彰顯那快樂有盡時
曙光全部熄滅 殺掉我影子
我只能獨處 背後全沒有支柱
甚麼叫絕望 抬起眼望望
如今我在你面前呈堂 隨便收看
靈魂被抽乾 殘留著軀幹
從此與未了願同存亡 地老天荒
還不夠絕望 尚可更絕望
留給我日後用來形容前面境況
能夠這樣 謝謝你幫忙
將僅有願望都風光殮葬
曙光全部熄滅 殺掉我影子
我只能獨處 背後全沒有支柱
甚麼叫絕望 抬起眼望望
如今我在你面前呈堂 隨便收看
靈魂被抽乾 殘留著軀幹
從此與未了願同存亡 地老天荒
還不夠絕望 尚可更絕望
留給我日後用來形容前面境況
能夠這樣 謝謝你幫忙
將僅有願望都風光殮葬
甚麼叫絕望 抬起眼望望
如今我在你面前呈堂 隨便收看
靈魂被抽乾 殘留著軀幹
從此與未了願同存亡 地老天荒
還不夠絕望 尚可更絕望
留給我日後用來形容前面境況
能夠這樣 謝謝你幫忙
將僅有願望都風光殮葬
何來未來未開創 我對希望沒期望
未放開 提前釋放
明知道敗仗 就不應該對抗
能夠這樣 全靠你幫忙
將戀愛絕後的標準答案
下星期有新 iPhone 發佈會。
我部 iPhone 4 都用咗一年零一個月,啱啱過咗保養。
HOME 制一早忽忽地,之後連 ON/OFF 制都虧埋。
到今日連靜音制同個音量(-)制亦宣佈罷工。
不得不佩服 APPLE 於控制產品壽命上的準確性。
由於我預咗會轉台兼出新機。
於是就膽粗粗試下幫部電話做「手術」。
最後當然係宣告「手術失敗」,而部電話亦正式啞咗。
只曉震,唔曉響。
甚少論政治,但不吐不快。
嗰個「巴斯光年」職都已經辭咗,仲日日響度講咩「考慮、考慮、考慮」。
煩x死人。
夠薑考慮完唔好選丫笨!
嗰個「奸樣」又係一樣,日日流晒口水咁大鑼大鼓話要選。
唔該去整整容整甩個「大陸樣」先,因為你額頭鑿住「親中」兩隻字。
嗰個「范婦人」都唔好得幾多,得閒無事就出嚟廢噏。
一副隔岸觀火坐定笠六嘅死款。
唔好俾我批中佢一定出嚟選。
我老豆話:「咁多個疑似候選人得『掃帚頭』最好,呢個人真係做嘢。如果佢出嚟選,我即刻登記做選民投佢一票。」
我回:「亞王生,唔好意思無你份呀!你唔係嗰百二人。你等2017啦。」
咩叫「玩晒」?
由 普京 同 梅德韋杰夫 兩條友親身演繹。
買咗一段時間都未睇。
趁打風放假睇完《如果.愛》有 mood 順勢睇埋佢。
一個戇居男(我)睇另一個戇居男的愛情故事。
戲好看嗎?
唔太好也唔太差。
舒淇 嘅演技為套戲救回唔少分數。
當然某啲場節嘅拍攝手法亦都值得我學習。
呢啲故事。
應該又係只會響電影裡面先會出現吧...
重溫《如果.愛》
重溫前已經不太記得劇情,是好事。
一向不太熱衷歌舞片,幸好亦不估太多戲份。
要數最喜歡的國內女演員。
應該就是 周迅 了。
當她在螢幕上出現,總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
所以,我只喜歡在電影內的她。
如果,愛...
八號波。
忽然多咗一日假,當然喜出望外。
今朝6點半鬧鐘響之後第一時間就梗係睇天氣報告。
見到八號波已掛之後無即刻瞓返,反而係睇咗半個鐘頭新聞。
再次瞓醒之後其實都係10點幾。
見到好多朋友響面書問幾點前落波就要返工之類。
當天文台宣佈上午唔會改掛三號波之後我已經疊埋心水準備下午嘅娛樂。
因為假如2點前落咗八號波然後冒住風雨兼塞車返到公司都已經6點收工。
換轉係你你仲會唔會出門口?
睇過戲、打過機、上過網都仲係4點幾可以瞓多個晏覺。
點解今日呢個颱風假可以悠閒咁多?
又再重溫《常在我心》
已經不記得看過多少次了,無論是於電視重播還是播碟。
而每一次看,都仍然是會流淚。
每一次聽片尾播著《活著多好》,都仍是會跟著唱。
朋友們,請在我的葬禮上替我辦兩件事。
一.於靈堂上放大量的菊花,因我很喜歡它的香味。
二.於靈堂上播放《活著多好》,因我很喜歡它的歌詞。
「遊玩時開心一點不必掛念我...」
男與女也會越軌。
很多時只是行為與思想之間的分別。
其實沒有分別。
始終是越了軌。
p.s. 仍然是最喜歡《Bend It Like Beckham》時期的 Keira Knightley.
重溫《愛.作戰》
最鍾意係開頭十六分鐘。
尤其係鬧分手嗰段。
昨晚爸致電我說。
爸:你媽聽了你說要搬後偷泣了數天。
我:不是吧?!
爸:是。她說不知道是父母倆有甚麼做得不好所以你要搬。
我:交通啊!沒啥別的。
爸:我也是這麼跟她說,但你媽就是愛胡思亂想。
我:真多餘。
爸:我跟著也有問她。若將來兒子成家立室怎麼辦?也是要搬走啊!她回答說可能到時接受得了。
我:...
爸:那有父母想兒子離開呢?
我:若不是你們在港,我早兩年已跑回澳洲了。
爸:那...你真的要搬嗎?
我:還在算著。可能下年初吧。
爸:你怎麼負擔得了?
我:負擔不來也要撐著啊!我再也忍受不了這地方的交通。
爸:你自己考慮清楚吧。
我:我會。那媽方面怎麼辦?
爸:你自己來收拾這個爛攤子。搬走之前不要再提搬走就好了。
我:唔...
今天晚上,我跟媽說我不會搬了。
她眼濕濕的笑了。
就這樣,我還是繼續待下去...
我覺得呢一個廣告其實有一個人就夠。
我都唔明啲人。
都幾廿歲啦。
仲會鬧翻/反面嘅?
到咗咁嘅年紀好話唔好聽冇咗一個好朋友都未必有機會搵返個。
有咩咁不共戴天呢請問?
我話我肥,啲人以為我講笑。
我話我樣衰,啲人以為我講笑。
我話我無錢,啲人以為我講笑。
我話我鍾意依家呢份工,啲人以為我講笑。
我話我收工之後返到屋企唔會開電腦,啲人以為我講笑。
最大鑊係。
我同每一任女朋友講我唔打算結婚唔打算要小朋友,佢哋每一個都以為我講笑...
在 Leona 的 BLOG 看到了這一篇 《最動人的短片》。
然後二話不說就登記了出席 流動影片製作論壇。
我唔識咩拍攝手法,咩分鏡,咩剪接,咩效果,諸如此類。
我甚至乎連一部 video camera 都無。
我只知我鍾意睇戲。
我只知我有啲嘢想拍出嚟。
我唔知道去呢個論壇會唔會有嘢學到。
亦唔知道我最終會唔會參加呢個比賽。
雖然 夢想 終歸是夢想。
但我仍然會想。
係唔係每一樣嘢發生都需要一個原因,或者一個理由?
見到一啲自殺新聞嘅時候我響度諗。
一般人自殺都會留下遺書講低原因。
若然係無嘅,事後啲人就會不斷去猜測究竟自殺者係因咩事而自殺。
點都堆砌一個原因或者理由出嚟俾個主角。
我相信。
Sometimes NO REASON is the reason ...
我決定搬。
不過我父母及一眾長輩都唔理解。
其實我已經忍咗三年。
由幾乎忍無可忍變到幾乎麻木再變到真係忍無可忍。
講緊嘅,係我住嗰區嘅交通。
父母同長輩話我唔知好,唔識得珍惜。
有咁大間屋同咁好嘅環境俾我住我都要走。
我想講,我唔係唔知好,唔係唔識珍惜。
不過呢個只不過係你哋認為係好嘅標準。
你哋唔知道要我每日出入都花兩至三個鐘頭坐車返工放工係一件幾咁痛苦嘅事。
遇上週末或公眾假期嘅時候因為有太多遊客搞到要等車塞車嘅話隨時又多一兩個鐘。
所花嘅時間同金錢對我嚟講係完全唔值得嘅。
而呢個唔係買架車俾我揸就可以解決到嘅問題。
我要嘅。係方便,有地鐵。
以我嘅收入,以我嘅職位。
我需要嘅只係響市區有間房住同埋交通方便。
你哋嗰個高檔次嘅「家」,唔適合我。
由我十一年前離開香港去澳洲開始,我已經失去咗「家」嘅呢個概念。
響澳洲嘅時候,我都搬過幾次。
我唔係一個好鍾意安定落嚟嘅人。
可能係因為我無自己嘅「家庭」。
所以最近當公司話有機會派員工到澳門或新加坡長駐工作時。
我真係想立即入紙申請。
唔想再留響香港。
其實間屋大定細,間房大定細。
屋外嘅環境係風光如畫抑或大廈林立無景可言。
我一啲都唔在乎。
因為我根本唔望。
我需要嘅,一向都只係一個「竇」。
一個可以俾到自由空間我做我自己鍾意嘅嘢同方便我日常生活嘅「竇」。
就當我身在福中不知福啦。
若我「以貌取人」的話就注定我會揀錯。
若她「以貌取人」的話就注定不會揀我。
結果雙方仍然繼續維持著各自孤單一個。
原本無打算出門,結果響短短3個月內去咗兩次旅行。
台灣及新加坡。
去旅行係會上癮嘅。
我俾自己一個咁樣嘅理由/藉口。
決定每年都出一出門。
去完台灣之後曾經打算重遊北京,畢竟又係廿年未去過。
結果俾新加坡懾咗個 quota.
如果要定下年嘅目的地,我想離開亞洲去遠啲。
一個比較長遠嘅旅程。
返澳洲?
似乎未係時候。
或者,去歐洲。
去英國曼徹斯特嘅曼聯主場奧脫福睇場波仍然係我嘅夢想。
《同房》
自從3年前返港開始,就回復返一個人瞓嘅生活。
今次去新加坡寄住親戚屋企,免不了要同人同房。
好在唔係孖舖,不過都好唔慣。
當有個人瞓響你附近而佢呼吸好大聲又或者有鼻鼾嘅話。
我確實好難熟睡。
《唔自在》
某日匆忙出門口,行到半路中途先發現唔記得戴手鍊。
條鍊大大話話都戴咗十年。
結果全日都「周身唔自在」。
間中又會驚會唔會係趺咗而唔係唔記得戴。
自從舊年唔見咗一條由18歲開始戴嘅金頸鍊連一個十字架吊咀之後。
(亞媽買嘅「成年」生日禮物)
我就好怕會再失去一啲已經陪伴咗我好多年嘅身外物。
《濫拍》
數碼相機對我嚟講絕對係一項偉大嘅發明。
以前仍然係用菲林嗰陣,每次去旅行都俾屋企人話我影埋一大堆「唔等駛」嘅嘢嘥菲林。
十天行程影十幾筒菲林確實又係有點誇。
所以我依家可以好放肆,旅程中每日大概影300~400張左右。
當然最後可能都只係得十幾張值得分享。
說到底,其實係我好怕我會忘記咗一啲我想記住嘅畫面...
《空中購物》
終於獻出咗我嘅第一次。
終於明白點解響飛機上面都可以做到生意。
實在太悶...
每次坐飛機前都會好期待一陣隔離坐個咩人。
當然我從未好運過。
甚至乎期望有個靚靚空姐招呼。
到頭來就出現一個空中少爺。
好可能我每次都失望嘅同時。
坐我隔離嗰個其實比我更失望。
電影裡面所發生嘅橋段只會在電影裡面發生。
今次去新加坡短暫旅遊其實係出於突發,要清假。
所以上次去完台灣之後定落嚟嘅三項目標都係做唔到。
(下次下次)
幸好去新加坡嘅四日入面得最尾一日係熱到溶之外,其餘日子都還好。
由於今次有親戚招待嘅關係,所以四日入面基本上係得一日我有自由時間到處遊蕩。
我嗰種 plan 好晒但又臨時會轉而且經常棄車步行嘅旅行模式,應該係得我自己先頂得順。
去玩機動遊戲嘅話一大班人一齊當然無咩問題。
但到我想去觀光望下呢個城市嘅時候,佢哋話陪我我又唔好意思推。
結果係佢哋又悶又辛苦之餘我又遊得唔自在。
何苦呢?
我諗。
我都係比較適合一個人去旅行。
上次遊台黑仔(遊台黑仔事件簿),今次遊新加坡當然亦係走唔甩。
夜機,但中午時check-in 已經攞唔到我最鍾意嘅「窗口邊走廊位」。
(不過臨上機前又調到俾我)
20:00機,19:00去到機場一望個顯示板。
「Delay - EST 20:50」
去到新加坡都已經凌晨一點。
響 Universal Studios Singapore 排隊玩過山車。
排咗一個鐘之後臨上車之際...停電。
(好彩唔係玩玩下停)
(半個鐘之後開返結果玩完死唔去)
響親戚屋企滿心歡喜期待一齊睇波。
結果唔知咩問題完全無晒訊號。
我人未出現之前係前所未見。
(搞一大輪最後都總算有得睇)
錯手 delete 咗張 memory card 上面嘅幾百張相。
(好彩最後 recover 到)
帶數碼相機出去影相點知原來兩粒電都冇電。
(好彩仲有部 iPhone 頂住)
坐地鐵入唔切俾度閘夾到應一應。
(之後又開返俾我上)
回程時遇著係空中少爺。
(呢樣最黑!)
係「黑仔」定係「好彩」?
其實我已經分唔到。
第一次踏足新加坡,感覺良好。
空曠、整潔、空氣清新。
有點澳洲的感覺。
新加坡積極發展旅遊業,旅遊景點多得令我喜出望外。
幾天也玩不完。
商業發展步伐急速,卻又於城市中保留了一些歷史面貌。
新舊交錯,保育工作下了不少功夫。
來之前我估不到原來新加坡是這個模樣的。
看到新加坡政府如何積極發展,香港政府著實應該好好反省反省。
很多人不喜歡新加坡。
說沒自由,很共產。
某程度上沒錯。
但若然要我選一個地方安居樂業組織家庭。
新加坡確實會在考慮之列。
我又不是去犯法或搞政府。
她共產不共產與我沒太大關係。
至少,她比大陸好得多。
社會政策亦比現在的香港好。
我公司是有一 team 人在新加坡負責做 support 的。
如果將來有機會被調派到當地工作也不錯。
我妄想著...
記得十幾年前全「王家」去新加坡飲。
唯獨我一個要留響香港唔知係考會考定考AL。
今日終於有機會去。
出發!
有啲人當你對住佢嘅時候你會好想「樁」佢。
但由於佢好 nice 嘅關係又導致你唔忍心。
就好似今朝我 call 的士。
的士司機同 call 台講5分鐘就到。
結果我等咗超過5分鐘之後嘅唔知幾多分鐘。
開始火滾嘅時候架的士終於出現。
個司機離遠見到我已經較低隻窗大聲講早晨。
上到車又好有禮貌咁講多次早晨,又好有禮貌咁問去邊。
又無問題又唔該又多謝又剩。
搞到咩火都發唔出。
又好似我隔離房嘅三位同事。
真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不同在於。
一個純如羔羊、一個經常呆若木雞、一個急如熱鍋上嘅螞蟻。
相同在於。
口唔清、耳唔靈、腦唔轉。
有時同佢哋溝通真係「忟」到想搵幅牆撼自己個頭埋去死咗佢算。
但佢哋友善又有禮貌。
我可以點?
我都知。
蠢係無罪嘅...
亞媽經常批評我部 iPhone 收音差聽唔清楚我講乜。
於是某日下午我就用公司電話打返屋企。
對話如下。
<電話接通,聽筒對面傳來我亞媽把聲>
媽:喂?
我:媽咪呀!
媽:你搵邊個?
我:搵你囉。
媽:你係邊個?
我:我咪你個仔囉。
媽:你打幾多號電話?
我:下?
<正當我猶豫之際,我俾人 cut 線。於是我再打多次。>
我:喂?媽咪呀!
媽:你搵邊個呀? <態度開始勞氣>
我:我搵你囉。
媽:咁你係邊個丫? <態度異常差>
我:我咪你個仔囉!
媽:你唔係我個仔! <響呢一刻,我打咗個突...>
我:我喎!你個仔「王晶」喎!
<對面靜咗兩秒>
媽:車!點解你把聲唔同咗嘅?個電話號碼又唔同。
我:公司電話。諗住你可以聽得清楚啲嘛...
媽:車!把聲都唔同,真係俾你玩死。
我:...(都唔知係邊個玩死邊個?!)
我亞媽並唔係因為睇得《警訊》多而提高警覺。
而係佢早排已經收過兩次類似嘅白撞電話所以先咁「醒」。
「醒」,係我父母夜晚傾返件事檢討完之後得出嘅結論。
而我就只有「無奈」兩個字刻響額頭。
當我亞媽斷言我唔係佢個仔嘅嗰一刻。
我確實受到打擊同傷感咗一秒。
然後下一秒,我開始驚。
「死!亞媽失憶...」
由《HOUSE》SEASON 7 DVD 入手嘅嗰一晚開始,我每晚最少煲兩至三集。
直接導致我每日響辦公時間時都「烏烏下」。
隨咗係因為睡眠不足之外。
亦令我雲遊太虛不斷思考。
《HOUSE》吸引我嘅地方。
係佢可以令我諗到好多嘢。
由「個人」到「人與人之間」到「工作」到「存在意義」等等。
係咪「有點誇」?
有機會再講。
朋友介紹睇一套響明珠台播嘅美劇。
喪屍片。
《The Walking Dead》

其實一向唔好喪屍片。
不過見呢排悶悶地於是就乜鬼都睇下。
為沉悶同枯燥嘅生活加入一點血腥、驚嚇同核突。
呆呆咁望住電視緊張一個鐘。
明知係假,都唔知睇嚟做乜。
已經係第二個禮拜...
尋晚又睇咗一個同 911 有關嘅節目。
《Giuliani's 9/11》
主要講述前紐約市長點樣去面對同處理當年 911 呢件災難。
雖然呢類節目已經睇過無數次。
每個時段所發生嘅嘢都幾乎記得。
但畫面依舊震撼。
最震撼嘅畫面並唔係塌樓嘅一刻。
而係啲人響一百樓左右一躍而下...
何等絕望。
(附錄:911)
因為 blogging 認識了一些人。
一些素未謀面但互相認識甚至互相了解嘅人。
有時我都會諗,究竟佢哋係邊個。
會唔會有一啲其實係我響現實中已經見過面?
係某月某日某街道上擦身而過嘅嗰位大叔?
係地鐵上面全神貫注望住部 iPhone 睇 blog 嘅嗰位小姐?
(我間中會偷睇人哋睇緊咩)
係小巴上坐我隔離周身郁嘅嗰位哥哥仔?
係公司而又成日煩住我嘅嗰位同事?
係同 team 嘅某一個兄弟?
定係每日都響 office 嘮嘮叨叨嘅嗰位大嬸?
無限個可能。
如果某年某月某日你忽然認出我。
記得話聲我知。
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地方,同一個車廂。
不同的三個人,不同的三隻錶,不同的三個時間。
最近睇咗兩套戲,都係續集再續集之後一路續到唔知幾時為止嗰啲。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ON STRANGER TIDES》

《FAST & FURIOUS 5》

頭一套 Jack Sparrow 真係差啲睇到瞓著。
反而另一套 Dominic Toretto 就睇到我熱血沸騰。
想講嘅係。
呢兩套戲響最尾都有繼續留下伏線。
仍然未完仲有下集...
最近有一句電視廣告嘅對白係咁嘅。
「係咪想娶個痘皮婆呀?」
我記得我細個嘅時候經常都聽到呢句帶有恐嚇性嘅說話。
而當時年紀小小嘅我。
真係會因為驚將來娶個痘皮婆而乖乖咁清晒碗裡面嘅飯。
到咗依家。
每次我食唔晒啲飯時都仍然會諗起呢句說話。
雖然我唔會再迫自己清晒啲飯。
但我仍然會驚真係因為呢個原因而將來娶個痘皮婆...
天朗氣清時灑一陣掃興嘅雨。
偏偏就會出現美麗嘅彩虹。
世事就係咁吹脹。
平常坐車返工時,多數都會瞓。
某日偶然無瞓覺。
竟然俾我見到彩虹。
仲要係兩次,不同地點。
已經唔記得有幾耐冇見過彩虹。
唔知係因為我經常「閉目養神」唔望呢個世界。
定抑或係因天氣關係而導致出現彩虹嘅機會越來越少。
見到彩虹,心情都好啲。
唔知點解。
送上一張「雙彩虹」嘅相片。
(轉載自:雙彩虹‧主虹‧虹霓)
我做 IT SUPPORT.
甲:你平時收工之後有咩娛樂?
我估你都係返屋企對住部電腦架啦。
我:唔好意思。我返到屋企之後係唔會開電腦嘅。
甲:...
我好少主動同同事傾偈。
乙:你哋啲做 IT 嘅真係唔多講嘢架喎。
我:我唔係唔講嘢,我係同你無咩好講啫。
乙:...
我屋企做鐘錶業生意
丙:你屋企做錶,咁你一定好識手錶啲嘢同好多錶戴啦。
我:我對錶嘅認識係零,而且我已經無戴錶廿年。
丙:...
我家境不錯
丁:你返工都係為過日晨,打份風流工啫。
我:如果我真係咁富貴我就唔駛做啦。日曬雨淋你估好過癮?
丁:你大把錢喎。
我:唔好意思。係我父母有錢啫,我好窮。到佢哋香咗時我先大把。
丁:...
點解永遠都要響未清楚認識我之前就假設我係你哋諗咁嘅人?
都係嗰句,你估我唔到嘅。
(附錄:戇居)
劉心悠微博:有人曾說, 你喜歡一套戲或劇集裡面的人物或情節,不多不少是因為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無錯。
我確實覺得我有時同 HOUSE 一樣咁 PK...
《HOUSE》SEASON 7 DVD 已入手。
不眠不休煲劇的日子又再來臨了~
近幾個月斷斷續續的看了幾次醫生。
診金加藥費再加上 sick leave 沒糧發。
算一算已經不見了幾千元。
還要未斷尾啊!
以前聽長輩說人要儲錢以備不時之需。
總覺得多餘。
現在倒覺得有點道理。
一點點而已。
腦中仍然常常想終止了那兩份人壽及意外保險。
反正得到賠償之時我多數也無福消受。
莫非要好像姜大衛賣的廣告那樣想「留返落嚟嘅都算係一份心意,而唔係一個負累」?
每年供幾千元。
拿來看醫生可能還划算。
最近生活枯燥乏味。
雖然一向都談不上多采多姿。
但至少也可自得其樂。
近來連看戲打機也提不起勁。
亦忽然覺得自己內裡空空如也。
怎麼辦?
看書吧!
我對自己說。
對於書,我一向「好買」不「好看」。
買回來一大堆書,很少會把整本看完。
有些連翻也沒翻一下。
對於書的類別,偏好看散文。
但其實甚麼也會看。
跟看電影一樣。
我相信我是喜歡看書的。
看書時我的心總能平靜下來。
也許是時候替自己找回那種感覺了。
前排瘋狂買碟。
短時間內煲晒。
最近瘋狂買書。
但買咗又唔睇。
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