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3月, 2011

癲瘋之城

社會會將人迫瘋,香港更甚。


由於我每日返工夜工都係坐交通工具。

辦公時間好多時亦都要四圍跑。

少不免會接觸到好多路人。

發覺真係越來越人精神有問題。

而且有年輕化嘅趨勢。


以往,我哋會見到嘅係「癲佬」,「癲婆」相對較少。

明顯地佢已經到咗一個「佬」嘅年齡層。

可能經歷過好多風風雨雨大上大落之後到達如此地步。


早幾年經濟環境唔好,你會見到好多藍領白領響度喃喃自語。

睇真啲先知原來唔係講緊 handfree.


到近來,響地鐵間中都會遇到啲忽然間大吵大嚷,彈來彈去嘅年青人。


係咩導致佢哋咁?

我唔清楚。

原因可能有好多,亦有異。


有時我會覺得,雖然我哋表面上看似正常。

但可能只係行為上仍然被大腦所約束。

實際上我哋可能內裡已經「癲癲哋」,只係未「發癲」而已。


或者,響香港生活,「癲咗」嘅話可能會過得比較快樂...

21 3月, 2011

遲到論

我開始懷疑「返工遲到」係一種先天性基因缺陷。

如果唔係點解總係改唔到...

20 3月, 2011

下廚

自從返咗香港之後,都已經好少下廚。

以前每晚煮兩餸一湯,依家頂多煮個出前一丁煎隻蛋。

由以前鍾意煮鍾意鑽研嘗試追求美味,到依家煮個麵都可能煮得勁難食。

變化確實不少。


記得其中一個前度女朋友同我講過,其實我老豆都幾期望食一餐我親手煮嘅飯。

不過恐怕佢老人家都再要等下了。


我希望到頭來不會太遲吧...

19 3月, 2011

誰之過

每日都係有關日本地震嘅新聞。

每個朋友嘅 facebook status 都總會同地震有關。


地震發生原因各有各說法。

甚麼「超級月亮」,甚麼「瑪雅預言 世界末日」之類。

更有朋友轉牛角尖說,是否人類犯錯,個天要懲罰等等。


對我嚟講,今次只不過係地球歷史上其中一次因地殼板塊移動而做成嘅災難。

同個天無關,更同人嘅所作所為無關。


人嘅力量係好渺小嘅。

所以我唔明白點解有啲人可以講得出「人定勝天」嘅呢啲說話。


瑪雅人說過:「地球並非人類所有,人類卻是屬於地球所有」

18 3月, 2011

《非誠勿擾》

重溫《非誠勿擾》,再看《非誠勿擾II》。

第一集依然吸引。

第二集雖然沒有第一集好但我亦喜歡。

看過後感覺良好。


朋友未拍過拖,說不知道何謂「戀愛感覺」。

看過電影後,我倒不知道「結婚感覺」是如何。

從未有結婚的衝動。

從未想過想娶誰。


隔天問老爸覺得《非誠勿擾II》好看嗎?

他說看了十五分鐘就悶得看不下去了,還補上一句「垃圾!」


電影,是很主觀的...

17 3月, 2011

宿命論

Fatalism is a philosophical doctrine emphasizing the subjugation of all events or actions to fate.

宿命論指人生中早已註定的遭遇,包括生死禍福、貧富貴賤等或者相信一切事情都是由人無法控制的力量所促成的。相信宿命論的人認為人間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註定的,由上帝或上天預先安排,是人無法改變的。


某程度上我認同,因為人生入面太多嘢都唔到我哋控制。

例如:幾時死。


一向對死亡無咩感覺,亦都覺得隨時嚟都無咩所謂。

但原來我同我以為嘅有出入。


平時朝早坐小巴返工都係會合埋雙眼聽歌或者瞓陣。

但今日當架車去到某一個路口時好自然就睜開咗雙眼。

親眼目睹坐緊嘅小巴衝紅燈兼且見到對面線準備有車轉灣。

響嗰一刻,我真係有一絲恐懼。

之後我開始思考,究竟我係咪相信宿命。


有人講過。

「即使係宿命論者,過馬路時都總會左顧右盼。」

16 3月, 2011

時光機

每晚都會睇《康熙來了》。

最近有個叫「時光機」嘅環節,係俾啲藝人講返自己某些難忘嘅過去,兼且幫佢搵返一啲當年嘅當時人。

例如 趙哥(趙正平),佢就搵咗三個當年一齊打拚過捱過嘅「兄弟」。
有情有義有血有淚。

有啲藝人,就會搵返一啲曾經啟蒙過或者照顧過自己嘅老師。
幕幕感人。

至於 納豆,就搵返曾經有過初吻嘅初戀情人。
有笑有淚有溫馨。


我好認真咁諗過,如果換轉係我,我會想「回到」咩時間?
我會想搵邊一個人?

答案係:無。

家人?朋友?舊情人?

我重視嘅家人同朋友,大部份都仍然響我身邊。

舊情人,無咩需要見面吧。

其他人,都只係我生命中嘅過客。
相對亦然,都唔會有咩人會想見我。

而且我亦係一個甚少後悔嘅人,所以都無乜必要回到過去。

沒有甚麼精彩難忘日子,沒大上大落,一如往常,平平淡淡。

有時諗起都難免有點遺憾感...

15 3月, 2011

相對論

即使一個女仔個樣幾靚都好,只要佢食煙,我真係完全唔會考慮。

就正如...

即使我嘅心地再好,只要啲女仔見到我個樣,就完全唔會考慮一樣。

14 3月, 2011

夢想

自少沒有夢想,亦沒甚麼志願。

跟一條咸魚沒有甚麼分別。


但今年,有兩件想做嘅事。

沒有定下日期,沒有立定決心。

如果響死之前有機會做到便做,無機會就當係另一場白日夢。


拍一套戲,然後上畫。

寫一本書,然後出版。


內容:戲,是一套災難片。

內容:書,是一本訪問式紀錄。


即使我唔係導演,做個編劇或者有人用我大膽嘅橋段叫做有份參與就可以。

即使我唔係作者,做個資料搜集或者有人用我嘅題目叫做有份參與就可以。


要求唔高,亦不存奢望。

隨遇而安。


雖然半年前有癲過諗住去讀電影之後入行...

13 3月, 2011

知音

曾經開過網上電台。

播到一啲聽眾滿意嘅歌,係最大嘅滿足感所在。


返到香港之後無再開台。

時常諗,假如有一日我做咗小巴或者的士司機。

我一定會揀好多好好聽嘅歌俾啲乘客聽。

唔會好似依家啲司機咁播噪音。


今日一上小巴,司機播《不羈的風》,勁亢奮。

點知下一首係 羅家英 嘅《Only You》,勁掃興...

12 3月, 2011

天災

日本地震。


如果唔係一早買咗飛尋晚睇王菲演唱會。

好大可能尋日地震嘅時候我都係響日本旅行中。


無乜太大感覺。

因為一向覺得好多嘢都係整定嘅。


好多時,避得一鑊,下次可能仲大鑊...

10 3月, 2011

點答

即使係成年人,即使係一個文明嘅社會。

有好多尷尬嘅問題其實都唔知應該點答好。

又或者換個角度去睇,其實可能係唔應該問。


以下嘅情況已經唔係第一次見到、聽到。


響商場嘅廁所門口,多數都係男等女。

因為先天同後天兩方面,女性一般需時比較耐。

而男人好多時等完都唔會問點解。


今日響 IKEA 買嘢,有個老婆響廁所門口等咗好耐。

一見老公就即刻好大聲咁問:「個廁所去咁耐嘅?」

當然,周圍嘅人包括我都好自然咁一齊望住人哋個老公等答案。

結果個老公係無答個老婆之後拖住佢絕塵而去...


唔希望我將來有個咁趣緻嘅老婆...

09 3月, 2011

因愛成恨

呢一刻我響度諗:

如果響呢一刻遇到佢,佢會推我落去嗎 ... ?

08 3月, 2011

排名

由中學階段開始,啲人都會經常談論一個話題。

就係「家庭、工作、愛情 三樣嘢你會點排?」

不過我估唔到,我有啲舊同學到依家成三十幾歲人都仲響度諗緊或改變緊呢三樣嘢嘅排名。

一失戀,就話將「家庭、工作」排番響前面,話要點要點重新做人照顧家庭專注事業。

到遲啲一拍拖,咪又係打回原形。


我大約響中三左右已經定好咗呢三樣嘢嘅排名,而且咁多年來都一直無變過。


「家庭」呢樣嘢根本唔駛排,或者講係無得排。

仲有咩嘢係可以排響屋企人之前?


「工作」呢樣嘢又係唔駛排。

有咩人與人之間嘅關係係可以次要到排響一件死物嘅後面?

就算係「事業」都係咁話。


所以咁多年以嚟,我最緊張亦都係唯一需要緊張嘅,就只有「愛情」。


其實,根本,就無嘢要排...

07 3月, 2011

齋諗

個腦間中就會閃過一個諗法:

應該都係時候發奮做人喇!


之後我好快就會諗:

點解我要發奮做人?

我發奮做人係為其他人定係為自己?


之後諗下諗下,就會無咗件事。

呢個議題咁樣諗下諗下,就諗咗十幾年了...

06 3月, 2011

自虐

大部份人都有一點自虐基因,尤其係響愛情方面。

無論係單身時或者係相戀時,都總有一啲行為係包含自虐成分。


例如拍拖時你愛嘅人對你越差或者唔多著緊。

又例如對方根本同你無任何感情瓜葛自作多情暗戀對方。

自虐基因都會令你繼續樁個頭埋去直至泥足深陷。


我最近嘅自虐行為只有一個。

就係逢星期日晚睇無線嘅節目-《心有靈犀》...

05 3月, 2011

出走

最近又再浮現「出走」嘅念頭。


對上一次想「出走」,都應該係兩、三年前。

當時返香港無耐,事業同愛情都唔太順暢。


今次想「出走」,我諗係因為有個朋友過咗澳洲「體驗生活」。

見到佢講澳洲同貼澳洲嘅相,我又再次懷念呢個我曾幾可時已經淡忘咗地方。

我覺得我需要「放假」、我需要「自由」。


人就係咁,當無嘅時候就會恨有。


有一刻嘅衝動想掉低所有嘢一走了之。

但實際上係唔可能。


唯有希望可以盡量安排到假期返過去走一走抖抖氣...

04 3月, 2011

時辰未到

我家附近有一個宗教團體。

每逢週末或者節日,都會有大批信眾到來集會。


對於一個無宗教信仰嘅我嚟講,我係完全唔理解嘅。

我係完全唔理解嗰種行為,而唔係唔理解嗰種宗教嘅理念。


好多人嘅心靈都會依賴響某一個宗教上面。

求神問卜,自求多褔。

我唔反對亦唔覺得有咩問題,只要唔好騷擾到我就可以。


有時我會覺得「宗教信仰」同「報應」都係一樣。

「時辰」到未嘅問題啫。

03 3月, 2011

青蛙定王子

因為一單分手事件,就成為咗多份報卓雜誌嘅頭版或封面。


我冇追開呢單嘢。

但我只係好簡單咁諗。


與其慨嘆又一個灰姑娘夢碎,倒不如諗諗呢個世界有幾多個王子其實係青蛙...